1、第一 不只是客家人这样 我们壮族也这样 其他我就不知道,初葬因为是放棺材里,棺材久了会烂,一般埋在村子周围,因为重抬不远,埋的地方不是很讲究。二次葬就是把骨头捡到瓦罐里,然后就找个地方很讲究风水,有山的地方一般在山上多 客家人的丧葬风俗。
2、二次葬的习俗指人死后加棺下葬,几年之后,再开棺将尸骨捡出来,并请风水先生择一个风水宝穴和时间重新安葬。这种习俗的延续是有风水、历史、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的。第一,风水一说。客家人就像中国古代人那种很相信风水,所以墓穴的选择很重要。但凡山水平地,都有龙脉一说,得其形而顺其气者就可以称得上是好风水,乃兴旺之象征,反之乃衰亡之兆客家二次葬礼。
3、客家人认为坟墓风水的好坏关系家族命运、子孙后代的繁衍。所以客家人历来讲究葬风水,旧时候客家人一般发财的人家要做三件大事:买田、做房、修祖坟客家二次葬风俗缘由。第二是地理环境因素,赣南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山中间较低的,而且四面都被山林包围,东部是武夷山脉,南部是九连山脉、大庾岭,相对闭塞无甚交流的形势,再加上旱涝灾害比较频繁.
4、另外就是赣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有明显的分布不均匀,经常会出现山体滑坡、洪涝灾害,河流改道、潮水侵蚀等侵害坟地的现象,所以需捡骨再葬。第三这是族群凝聚的方式,客家人组成聚族而居的宗族,一般都是居住在山区客家人葬礼风俗。客家人宗族很认同二次葬习俗,他们认为通过二次葬仪式,能够巩固、维系客家宗族之间的关系。
5、第四灵魂一说,古人相信如果人非正常死亡,其灵魂便会化做恶鬼而给人带来不好的东西,灾厄连连客家二次葬风俗缘由。而去灾厄的方法就是祭厉。客家人认为死者灵魂能够依附在骸骨上面,二次葬就能使死后的亲人重聚,易于死者安息再生,所以拾骨再葬。现今赣南客家地区二次葬虽然比较普及,但历史时期,官方曾多次禁止二次葬习俗。虽然官方屡发禁令,但此风仍然比较难改。只能通过时间推移慢慢进行转变。
1、“十迁九葬”是客家人的墓葬习俗,也代表客家人笃信风水,赣南客家风水文化尤其著称客家人下葬。如果说世界风水在中国,那么中国风水在赣州客家人土葬。台湾、粤东、赣南等地客家素有“十迁九葬”之说,又有“金瓮一口,值得生龙穴”一说,意指客家人在去世后有二次葬的风俗,并非是要十次迁九次葬。客家人把丧葬称为初葬,初葬几年后或五六年或十余年,重新把死者的骨骸挖出捡到金瓮里,俗称“捡金或捡风水”,然后再寻一处风水好地再将金瓮葬于“龙穴”中叫二次葬。有客家人称二次葬为“做风水”“做地”等。
2、地球是圆的,有七颗行星金木水火土日月围绕地球在转客家二次葬礼。每隔20年有三颗行星成一直线对准地球,地球磁场就发生一次变化,每隔60年有五颗行星对准地球,地球磁场就发生一次变化,180年七颗行星成一直线,地球磁场发生一次变化。这叫三元九运,这样的变化是方位发生了变化,为了得到地气就采取迁葬来改变方位磁场,使后人得到平安。
3、說明了客家人永遠不會忘記先人,這也是孝道的一種傳承
1.报丧。客家地区,报丧人不论晴雨须带伞,到亲友家将伞倒放堂前,告明来意。亲戚给报丧人封包一个、鸡蛋一双致谢。在黄冈,报丧人不能进入亲朋家里,只能在门口呼叫后告知,亲朋舀一碗冷水给报丧人喝,一般喝一口,然后在门口倒掉。此时,亲友前来送楮仪,要回送一对红丝线,或加一条毛巾。
2.入殓。入棺前,由上一辈族亲陪同长子,边行边哭泣往水滨,投钱于水中,顺流以瓶装水,叫“买水”。盛回之水作为最后一次供奉父母,以报养育之恩。入殓时,棺内要填满纸、手巾、扇等日常用品。此时,家属要围绕棺柩俯伏爬行一周,叫“爬棺”,以示告别。
3.下钉。每下一钉,都要说一句吉利话。除孝子孝妇外,其他人与入殓时辰相冲克的,不可看死者入殓。一般人家,在死者入殓后即择时出殡,富户人家在出殡前设灵堂,叫“企厅”,供亲友前来吊拜。孝子轮流侍守棺侧,每当有亲友前来吊拜,孝子要跪迎跪送陪拜,灵后女眷要放声哭泣。“企厅”有的一年,有的长达三年,每七日要叫漆工来漆棺,以防流出尸汁。
以上详细为您解答了关于客家人的丧葬风俗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于客家人的丧葬风俗这个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