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明确一点,甲午战争爆发前,光绪是绝对的主战派,并且此时的慈禧已经逐步放权。在整个甲午战争的大部分时段,慈禧是没有给予过多干涉的光绪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可以说,光绪算得上是甲午战争清朝最高的指挥官!
既然是主战派,那光绪自然是想重现老祖宗时代的荣光,提起清朝的对外战争,相信大家总会想起拥有“十全老人”之称的乾隆光绪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他是清朝皇帝中发动对外战事最频繁的皇帝,那他在发动战争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做的?
1、叶志超在牙山战败,在谎报战功且众人皆知的情况下,他不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受到奖赏,甚至还在随后被任命为平壤战役的最高指挥官甲午战争光绪什么态度。
战役的最关键阶段,叶志超下令逃跑,直接导致全局崩盘,可奇葩的是,事后对他的处罚竟然仅仅是一个斩监候,并且是一个完全没有被执行的斩监候,因为没几年的功夫,上下打点的叶志超就出来了甲午战争评价光绪帝。
2、大连守将赵怀业,旅顺守将龚照屿,二人联手将大、旅两座坚城送给日军,日军用了不到300人的伤亡就顺利拿下这两座耗费上千万两白银所打造的海防要塞。二人逃跑时,更是丢弃了3000万发子弹和246万发炮弹,这笔弹药足够日军打上20次甲午战争!这还没算两座海防要塞所配备的数百门大口径火炮,也一并丢给日军甲午战争失败谁的责任最大。
可事后的处理又是什么?赵怀业仅仅被革职抄家,龚照玙跟叶志超一样,他虽被清朝判了死罪,但在上下打点之下,几年之后的他也同样安然开释光绪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
更可笑的是,随后的春帆楼谈判,面对以往的不平等条约中只赔款过不到两千万两白银的前例,纵然李鸿章想妥协求和,但他也不停的在谈判现场据理力争。面对伊藤博文开出的三亿两白银的赔款要求,李鸿章更是给予驳斥,甚至他也产生过返回再战的念头光绪对甲午战争失败负多少责任呢。可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光绪却送上一封足以让李鸿章五雷轰顶的电报——倘若赔款降为两亿两白银,我们也不是不能考虑!
好家伙!此前赔款最狠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额度最狠的赔款也没超过1800万两白银,到了光绪这里,他竟然大笔挥出了两亿两白银的赔款,虽说这也是慈禧的授意,可倘若光绪能顶住压力,能有再战的勇气,甲午战争的结局绝对不会像历史中的那样甲午战争光绪。
毫不夸张的说,有这么一个皇帝坐镇,这场仗根本就没有打赢的可能!
很多人觉得,既然陛下坐在了那张龙椅之上,其智商应该天下第一,其情商应该天下第一,您应该通晓天下事,最好有预知的能力,防患于未然,还要悲天悯人,爱护动物、爱护花花草草,如此等等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这件事情听起来残忍无比,可是在君权、后权这样的斗争中,不残忍就得自己死甲午战争光绪什么态度。光绪帝每天的课程,是要读历史的,这些东西被他记在心中,必须谨言慎行。
因此,这15年来,光绪帝每天战战兢兢,希望自己的小命苟延一段时间,哪里还有什么朝政观念,万民疾苦?每年能够出紫禁城的时间,几乎只有郊祀、祭天、先农这几个节假日,其余时间都在紫禁城里面,天下大事也只是听说,从未亲眼见过。
这种温室里长起来的小花,就因为坐在了龙椅上,就要立即变成超人,你咋不叫他变异成哥斯拉呢?这就是家天下王朝的笑话了。
甲午战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光绪还是要负很大责任。
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在多次败给西方列强以后,这次清政府又败在了曾经和自己一样被列强欺压、国小民寡的日本手上。甲午战败以后,洋务运动宣告彻底失败,此后中国就走上了变革之路。
甲午战败的原因很多,比如晚清政治腐败,洋务运动虚有其表,只是引进了一些西方设备和技术,并没有真正学懂西方科学技术。虽然国家比日本大了很多,财政收入却和日本差不多。军队也大多糜烂不堪,在战争中毫无用处等等。
由于光绪亲政时间不长,把这些问题都归咎在光绪头上显然不妥。不过光绪在甲午战争前后还是犯了不少错误。
其次,在战争期间光绪有意借战争削弱李鸿章,因此多方掣肘,对战局产生了不利影响。
由于对中日国力判断有误,即使是在战争爆发以后光绪也充满了自信,认为清军可以轻松获胜,因此认为可以先借日本之手削弱朝中后党力量,然后再由自己出来收拾残局,这样可以把慈禧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减到最低。
由于李鸿章深得慈禧重用,因此从一开始光绪就把他视为后党的骨干,在甲午战争期间对于李鸿章和他的淮系多次加以攻击。
比如像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就多次遭到无端攻击。在甲午战争爆发以后,丁汝昌就率北洋水师出海寻找日本海军决战。由于缺少情报支援,始终没有搜寻到日本海军主力。帝党于是攻击丁汝昌是畏战避敌。
而在日军攻击威海时,山东巡抚李秉衡将山东军队全部撤到威海以西,以保卫烟台为名拒绝出兵,坐视北洋水师被歼灭。甚至在刘公岛失陷,丁汝昌自杀以后,帝党还攻击丁汝昌已经畏罪潜逃,要求加以通缉。
可以说帝党这一系列行为极大的打击了前线将士的士气,造成战事越发不可收拾。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光绪在战争期间犯的错误不少。而且甲午战争时光绪毕竟已经亲政,慈禧在战争期间也没有加以干涉,光绪作为皇帝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不是
我国法律是禁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的。而四代,这不是近亲的范围的。这是可以正常的结婚的,跟一般人群结合的情况是差不多的。
好了,关于甲午战争评价光绪帝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大家的问题有所帮助。